上海“最美”思政课教师顾晓英:回归“本真”,铸魂育人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打开脑洞,让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滋养学生,培养智慧学生,培育时代新人。教师要有高站位,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情怀,提升自己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打造有温度、有智慧的课程思政,不让课程思政沦为形式主义。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谢群莹
上海大学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顾晓英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上海开启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探索。2014年逐步形成了“三全”育人格局的课程思政理念。在这个探索阶段,作为坚守思政课讲台31年的知名教师——上海大学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顾晓英教授,创造性地运用思政课“项链模式”教学法,与知名教授顾骏组建“双顾组合”,联袂策划、共同创设了“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高校思政理论与课堂实践巧妙联系,将思政课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课程思政的影响力扩展到全国各地。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上海大学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率先遴选建设首批60门“党史结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发动教师挖掘百年党史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积极探索结合专业学党史、结合党史讲专业。那么,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是什么?教师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日前,本刊对话顾晓英教授,请她阐释自己眼中的课程思政。
时代赋予新价值,回归“育人”本真
在线学习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其时代价值是什么?
顾晓英: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国际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日益便捷,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容易出现道德观、政治观与价值观的错位。如何给他们“一双眼睛”看懂变化中的中国,确保学生的思想立场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走近学生、回应学生,以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其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之后,他多次在大中小学考察工作时强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大时代,思政课教师务必要率先自觉定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时间带进课堂,以名师大家、鲜活内容、生动形式呈现,确保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其他专业教师也应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参与到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中。
在线学习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有何区别?其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顾晓英: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是一组大学生必修课程;“课程思政”从上海发源,其学理名称原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教书育人需要制度性安排,也要形成师生内生的需求,课程思政旨在打造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循序渐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化布局的一课堂二课堂和网络课堂空间贯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结合的思政工作体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类各门课程将思政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让各学科教学最终回归到“育人”本真,以课程本体认识为突破口,以所教课程的知识为载体,将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政内容蕴含在丰富的学科知识、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突破了以往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孤岛化”困境,专业课教师参与其中,自觉挖掘每一门课程内蕴的独特思政价值,让学生的政治成长与知识增长相辅相成。课程思政致力于多环节拓宽思政教育渠道,可吸引多部门各人员参与,让思政教育更宽广、更全面。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的新生事物,回答了总书记提出的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制机制。
31年坚守,创新“项链模式”教学法
在线学习
2014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同志在上海大学听取了您主讲的“大国方略”课程,当时的情况怎样?
顾晓英:上海大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2007年开始,我们率先开展思政课“项链模式”教学创新,围绕思政课主干内容,由思政课专职教师串线,选配哲社专家、劳动模范、领导干部等作为兼职教师,像“珍珠”和“钻石”进课堂,联袂为学生释疑解惑。该模式受到学生欢迎、社会关注、领导肯定,获评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机缘巧合之下,我和知名社会学教授顾骏联袂结成“双顾组合”,由时任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忻平领衔,首创“大国方略”通识课,给大学生“一双眼睛”看懂中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大国自信。“大国方略”以问题导入、层层剥茧、多学科视角,开启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格局,讲好中国故事,被《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报道。
为了及时推广上海大学思政课创新经验,2014年12月11日,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王世明同志来到上海大学听课并与我校师生座谈。参加调研的还有中宣部、教育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我和李梁老师联袂用“项链模式”讲授“龙是dragon吗”。我们把“龙”和“融”联系起来,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的事实。座谈会上,我和校领导、同事、课程班学生代表分别作了汇报。王世明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大国方略”课程的开设意义、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强调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坚守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底线,要始终围绕“人”的价值展开,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着力培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在线学习
本次“大国方略”公开课对您后续的教学有哪些启发?
顾晓英:这次公开课对我们后续课程开设和讲授有很大的启发。第一,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领导干部讲话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可以改变学生的某些刻板认知。2015年我们在新开设的“创新中国”课程里订制了一个专题,邀请校领导和其他局级干部进课堂,讲解国家与上海各级各界鲜活的管理理念与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政治站位。第二,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课程需要设计,教师要讲好课必先做好“编导演”,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7年过去了,我依旧坚守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和研究领域,坚守在学校建设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航校的第一线。我认为开展思政教育要把握三点原则。第一,高校思政课要有创新。采取“项链模式”两个及以上教师互动,产生思想碰撞,制造“变脸”效果,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思政课程必须考虑青年学生需求。我们经常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让课程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点。第三,教师要坚韧不拔、持续创新。近两年,我们策划了三门红色传承课程,让上海大学的党史教育课程有“颜值”和“言值”,发起成立全国首家党史类课程教学联盟。最后,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创新和突破的空间,感谢团队老师们和企业家们,他们是一群快乐的思政课志愿者,不为报酬,只为点亮课堂。
课程思政赋能教育,立德树人放大格局
在线学习
在您看来,当前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难点是什么?上海大学是如何解决的,有何经验分享?
顾晓英: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名师优课的可持续培育问题。当前,教师的角色正在面临时代转型,知识取向的教学可能会被技术所取代,知识不再是唯一力量。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当好立德树人的“老师”,另一方面要当好时时、处处学习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责任与使命。教师从事的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工作,其职责就是把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转变成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首先明道信道,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必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理论“有用”且“有趣”。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有整体性的课程观,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可以依托其学科领域知识与实践方法的蕴积,实现知识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第二,教师要有课程设计理念,把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巧妙地融入课程内容中,以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前进大势;以正确的大局观,引导学生把握本质和全局,避免迷失方向、舍本逐末;以正确的角色观,立足全球视角,放大格局,跳出中国看中国。第三,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素养,加强对课程思政意义的深度理解,知道教师角色承载的重任。
上海大学已率先通过52期教师教学沙龙,22期“云上思政周周见”,整合校院名师资源,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指导,给参与课程思政教改的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融入课程的教学能力。通过系列课程引领、示范课建设、领航课打造等等,取长补短,促进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融通合作,培育更多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名师,激发并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盟,让一批又一批教师依托卓越团队得到成长。
在线学习
课程思政如何全方位赋能教育?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顾晓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课程思政因其终身性、全民性、灵活实用、广泛性等特点,适合面向不同学段的全民终身学习。在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开放的课程思政随时随地、线上线下,如影随形地陪伴学生,让思政赋能教育,让教育更好地服务新时代。数字化时代,教师一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和大情怀,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二要勤于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知,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意义。目前来说,教师尤其要做好党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打造有温度、有智慧的课程思政,避免想当然,不让课程思政沦为形式主义,不把课程思政做成“拿来主义”。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1年8月刊(总第73期)
精品悦读
思想者说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教育厅原巡视员王键:区块链技术或能重塑未来教育 第一现场丨在线学习服务业发展应遵循学习规律 高层视点丨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紧密相连——专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高层视点丨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通过“四个转变”打造“四个平台” 解码高校继续教育“北京模式” “智慧教育示范区”缘何花落青岛 传经典之声,开未来之路